全程、全员、全时---化学学院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发布人:管理员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保管、实验操作、废液处理全流程,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安全事故。近期国内某些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敲响警钟。

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化学学院接触化学品的人员多,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杂、消耗量大,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化学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专职科研/博士后以及教职员工等约1500多人,每天都与各种化学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仅2018年一年内,学院采购的试剂有3360多单,其中管制类化学品约占四分之一;当年产生化学废液2700多桶,共约60吨;产生各类化学品空瓶4000余箱。

为防止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化学学院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逐渐形成一套实验室安全闭环管理体系,即通过申请-采购-使用-储存-废弃全过程监管化学试剂与耗材;通过准入-培训-监督-警示-追责落实全体人员职责;通过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处置全时段防控和应对突发事件。

2

1

图1 化学学院安全管理主要思路和举措

在具体操作层面,学院主要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一是在学校相关制度框架下,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准入制度、奖惩制度、危化品使用与管理等制度措施,实行安全隐患与教师评优及年终绩效挂钩制度。

二是以院长、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公共资源和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由院长助理分管实验室安全管理,下设实验室安全管理岗,专人专项负责实验室安全相关工作。

三是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实验室安全专业演练、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应急医疗急救知识讲座与演练等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持证上岗工作。目前,学院发起和组织的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已成为品牌,参与人员覆盖本科、研究生新生,参与单位拓展到相关兄弟院系。

四是严格实验室准入准出制度,在加强化学品使用全程管理的同时,要求所有人员必须通过准入考试、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以及签署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健全责任体系。

五是强化过程监管,做实校、院、室三级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在做实做细实验室自查的同时,每年共开展20-25次的学校与学院检查,实现安全检查全覆盖、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六是加强实验室安全的软硬件建设,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明晰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做好硬件补充、软件(制度)完善等工作,不断推进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和长期化进程。

化学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学院将在学校支持下,进一步落实专人专项抓安全工作,加大学院党政班子参与实验室安全巡查工作和安全隐患追责力度,逐步在专业课和专业实验课考试中嵌入安全相关试题,创建良性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校园的长治久安。